法律头条客户端
法律头条客户端助力普法宣教平台
工作人员
当前位置:首页  »  廉政法治
任远征:永远做老百姓喜欢的共产党
时间:2021-11-24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阅读:10

永远做老百姓喜欢的共产党

访任弼时之女、中央纪委原三室主任任远征

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沈东方

1936年的长征路上,一个女婴出生在四川阿坝草原。她在襁褓中经历了红军过草地的岁月,由于条件艰苦,出生的具体时间、地点至今都没有搞清楚。“听母亲讲,当时她生下我后,没休息一会儿又赶去工作。母亲没有奶水,是朱德总司令在草地上一条水沟里钓起了几条鱼,炖成鱼汤给母亲喝,我才有了奶水喝。”

这个女婴,就是任弼时之女、中央纪委原三室主任任远征。正如名字的寓意,任远征的成长故事也见证着党的奋斗征程。

出生后没多久,任远征就被送回湖南老家,由奶奶抚养。奶奶去世后,村里的王婆婆开始照料她和同在老家的姐姐。任远征回忆,“王婆婆是个朴实温暖的劳动人民,对待我和姐姐就像亲生孙女一样好,当地的地下工作者也常来救济我们。”

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十年。直到1946年,任远征才被接到延安和父母一起生活,就读延安抗日军人家属子弟小学。解放战争爆发后,任远征和同学们开始跟着学校行军,躲避国民党的追捕。一群孩子中,她年龄不算最小,但个子最小,所以由老师牵着走在队伍的最前面。“年幼体弱加上环境恶劣,我经常走着走着就掉进了巨大的弹坑里,顾不上惊慌,老师赶紧把我拉出来继续往前走。”这段经历虽然艰辛,但也磨炼了她坚强乐观的品质。

对于父母的印象,十岁前的任远征是模糊的。在老家生活时,她曾问身边的大人:“为什么别人有爸爸妈妈,我没有?”他们只回答道,父母在外工作,别的便不肯再说。

时至今日,任远征依然清晰记得,在延安第一次见到父亲任弼时的情景。据她回忆,“当时父亲正坐在椅子上,一见到我,就亲切地拉我坐在他的腿上。这让我感到十分温暖,一下子拉近了和父亲的距离。”

作为党的领导人,从每天清早到深夜,任弼时一直在工作,连和家人吃顿饭的时间都是奢侈。但在子女的教育上,任弼时从不放松。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,他都再三强调:凡事不能超越制度,党的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更不能搞特殊。他也从不让孩子以“高级干部子女”自居,多次教育他们不能追求奢华的生活,要好好学习、亲近群众,以后做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
和女儿重聚后的第四年,46岁的任弼时就因积劳成疾去世了。“虽然和他相处的时光很短暂,但父亲为革命献身的精神让我敬佩,值得我用一生学习。”任远征表示。

在父亲的影响下,任远征选择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。大学毕业一两年后,任远征就进入中央纪委工作,长期奋斗在办案一线。

由于大学专业和纪检监察业务不对口,刚入职的任远征在办案过程中曾遇到不少困难。“比如找人谈话,谈什么?怎么谈?这都是一门学问。要是没谈到点,对方可能不予理睬;要是谈得太多了,可能会把自己掌握的信息暴露出来,陷于被动。”

在办案过程中,任远征一边工作、一边学习。和如今的电子化办公不同,当时所有资料都靠手写,在办公室加班加点看厚厚的材料,是她的家常便饭。在实践的磨炼中,任远征逐渐掌握了谈话技巧,不断加深对业务知识的理解,也越来越热爱这项事业。“把每起案件办成经得起纪法和历史检验的铁案,这样才能不愧于身上肩负的历史使命。”

作为管党治党的亲历者,任远征认为,党员干部要是老犯错误,甚至对不起党、不给老百姓办事,就会使党失去威信,失去民心,这一点需要特别警惕。对于侵犯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,要发现一起,坚决严肃查处一起。不管涉及到谁,不论职务高低,都坚决一查到底,决不姑息、决不手软。

“永远做老百姓喜欢的共产党,是我们的奋斗目标。人民选择了共产党,共产党就要好好为人民服务。我们党应该不断加强自身建设,只有所有党员干部都说真话、办实事,才能把好作风坚持下去,把好生活带给老百姓。”任远征说。

〖编辑:王义〗

 

湘公网安备43012102000734号 湘ICP备2020023704号-1 登记证号:2021SR0951435 软著登字第7674061号

Copyright © 2022 法律头条网 All Rights Reserved  技术支持:飞信网络